一文看懂低代码的现状、打法、机会和挑战

2021-08-12 10:20| 发布者: | 查看: |

低代码是一个什么产品?

如果从最早的Salesforce计算,全球低代码市场已经走过了近20个年头。中国低代码市场起步也可以追溯到2016年,宜搭、iVX等一众创新团队开始从“非代码”或“低代码”的产品方向探索应用开发新模式。经过5年的发展,中国低代码市场经历了百花齐放的广泛探索阶段,用户也从早期创新者开始过渡到早期创新人群,更旺盛的市场需求逐步在被激发。现在,让我们按下暂停键,看看这些产品给我们呈现了低代码市场一幅怎样的百景图。

一、现状

首先,根据平台使用对象,低代码产品大体分为两个大的发展方向:针对IT人员的开发工具型、针对业务人员的业务复用型。

如果说非IT从业者第一次听到低代码,那多半是源自于对业务复用型产品的印象。这类产品的主要针对用户就是没有IT能力的业务、行政、运营人员。通过将一些行业相对标准的应用模板化,直接 满足业务团队80%的基本需求,再通过一些可配置、编辑工具辅助,让业务团队在标准基础上进行小幅定制,解决20%特异化需求,最终达成业务需求直接落地成为在线工具的目的。这类产品可以帮助小微企业省去高额的SaaS采购、管理软件外包及聘请IT人员的费用。

业务复用型根据产品形态常见的有:应用开发平台、智能表格、SaaS聚合。

1)应用开发平台

代表产品:宜搭、简道云、明道云等

宜搭:目标是为中小企业降低企业应用搭建成本。作为钉钉生态产品提供大量行业标准的应用模板,例如:CRM、财务管理、日常信息收集等,业务人员可以直接发布到自己的钉钉工作台快速投产;由于这些应用模板本事是基于丰富的标准化前端组件,业务人员经过简单文档学习,通过宜搭提供的可视化拖拉拽工具可以完成一定程度的业务定制。宜搭也试图突破边界,提供更深度的应用定制能力,虽然提供了JS编辑面板等代码编辑工具,但受限于原本产品定位,显得十分鸡肋。

2)智能表格

代表产品:维格表、Treelab、轻流等

维格表:定位与主要产品目标与上面一条赛道基本相同,主要针对内部协作、项目管理信息收集一类的基础企业管理场景。而在产品形态上略有不同,这类智能表格型产品,延续了Excel经典的功能及交互逻辑,只要你用过Office里的Excel,这类产品上手就没有什么门槛。我个人是非常喜欢这条赛道的,定位及其精准。你可能想象不到中国有多少小微企业是依托一个Excel文件管理公司日常运营的,智能表格产品提供了无缝衔接的操作体验以及本地Excel所无法比拟的多人协作、高可用能力,很受小微团队欢迎。由于技术门槛相对较低,是很多小型创业团队的首选方向,但同样带来的是这个赛道竞争激烈,运营和渠道能力反而成为这个赛道的必考题。

3)SaaS聚合

代表产品:Odoo、OpenERP

Odoo:CRM、ERP领域的SaaS起家,在海外市场风靡一时。Odoo瞄准的是应用级的开箱即用,依托于多年的SaaS交付和生态社区发展,Odoo积累了一大批围绕企业管理场景的SaaS应用。在应用市场中,用户可以选择所需的管理软件,如财务、库存、人事、设备管理、园区巡检等,直接添加到自己的工作台。相比于购买不同厂家saas产品,企业获得了统一的工作台、数据接口、底层协议,无论是自己依照odoo开源框架还是增加其他应用都有很好的拓展性

开发工具型,顾名思义,主要针对的用户是IT开发人员,这类低代码产品的主要目标就是作为一个编码开发工具,提升IT人员开发效率。不同于业务复用型产品瞄准通用化需求,开发工具型产品对垂直领域的深度要求更高,顺应现在技术发展,也就分为了前端提效、后端提效,但都围绕一个核心,帮助开发人员减少重复、通用代码的编码工作,让开发人员更专注与业务逻辑代码的开发。

开发工具型的产品形成就相对更丰富一些:在线IDE、DSL开发框架、组件代码库。

1)IDE+DevOps

代表产品:Mendix、AppCube、iVX

iVX:iVX官方给出的定义是“0代码开发语言”,目标用户是开发人员。iVX提供了一套完整的DevOps解决方案:通过iVX的在线IDE可以完成前端页面的可视化构建,iVX提供了常用的前端组件如按钮、图片、输入框等;也可以完成后端应用逻辑的编排,通过将逻辑代码模块化,定义了循环、动作、条件、回调等事件模块,通过可视化“拼装”+配置的方式完成传统意义上的逻辑代码编码;iVX直接打包了底层的IaaS资源,用户可以按需直接部署上线。通过iVX相对封闭的一套技术体系,用户可以通过可视化方式完成前端、后端代码编码、上线部署的完成软件生命周期。由于产品整体自成体系,学习成本非常高,就像iVX官方讲的那样,他们目标是培养一个新的工作岗位——iVX工程师。

2)DSL开发框架

代表产品:Uni-app、双链AI软件云引擎等

Uni-app: 是DCloud一个基于Vue封装的前端开发框架,可以达到一次编码,多端适配。用户只需要编写一套预定的标记语言,框架即可生成可以适配各个用户端的前端代码,是一个典型的DSL产品。这类产品的优势是交付效率非常高,如果你熟悉了这套标记语言,可以以较高的效率交付一套相对标准或模板化的成熟应用代码,对交付型团队,这里的提效就意味着利润的增加。但同时,交付型团队普遍人员流动性高,这又与DSL需要学习成本的特性相矛盾。因此,很多DSL产品源自于团队自身提效,最终也止步于此。

3)组件代码库

代表产品:BrickNext、Vant、ICE等

BrickNext:优维科技旗下低代码开发工具,提供超过300个前端组件库,只需要配置yaml文件即可完成前端搭建。不同于element这类的开源前端组件,BrickNext基于前端原生开发方式,可以提供原子级的自定义能力,同时相较于element的通用型前端组件,BrickNext同时提供优维多年交付积累下来的业务前端组件。支持原子级修改是该产品的最大优势,但同时也是最大的问题,目前前端行业普遍采用Vue或React开发框架+element或其他前端组件的方式进行开发,基于原生的开发方式越来越少。

二、打法

1. 产品矩阵,完善生态

PowerPlateform是微软旗下低代码平台,作为一个拥有Office全家桶、Dynamic、Azure,在企业级应用市场拥有绝对地位的厂商,微软为什么要推出一个似乎是“革命性”的应用开发平台?答案很简单,微软推出低代码平台就是为了完善自家的产品矩阵,全面覆盖企业应用的各个场景

如果我们用“28定律”来看待微软家的产品,Office全家桶那是那绝对的高频王者,处理着绝大多数企业80%以上的通用办公需求,Dynamic解决了企业对于CRM、ERP等主要业务场景应用的需求,而在这样的产品阵列之下,依然存在一部分长尾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微软系办公应用的协同效能。因此,PowerPlateform横空出世,主要场景定位就是基于Office、Dynamic生态的低代码应用开发,包含Power BI、Power Apps 和 Power Automate,分别从数据、应用、流程三个维度解决企业应用中的长尾需求,形成完整的企业应用服务生态。

宜搭出现在钉钉生态中也是遵循了类似的打法。钉钉生态中,标准版提供企业运营管理的绝大多数基本通用需求场景例如考勤、IM、文件管理等,专业版和钉钉生态中海量的SaaS服务ISV提供了绝大多数通用性业务需求场景,例如CRM、ERP、RPA、财会等领域,而对于用户特异化的需求只能够寻求SaaS厂商或钉钉官方进行定制,这本身是一件边际成本很高,两边都不情不愿的事。宜搭,除了提供通用场景的应用模板,最重要的是提供通过简单拖拉拽就可以完成应用搭建的能力,可以更好的满足用户的特异化长尾需求,完善了整个钉钉生态。

2. IaaS引流

作为下一代的PaaS产品,低代码天生具有连接底层资源的属性,通过产品为IaaS引流也自然是水到渠成。亚马逊云AWS去年推出的HoneyCode和华为云的AppCube都有这样的产品策略考量。无论是AWS还是华为云,都是传统云计算大厂,销售和盈利重点在于更多的销售和更合理的利用IaaS资源,毕竟这背后的硬件存在实打实的运维成本。不同于传统PaaS只是提供了一个聚合解决方案,低代码平台代表了真正的Serverless服务应用解决方案。对于用户来讲,平台解决了IaaS弹性伸缩的问题,用户可以对具体底层资源完全无感,更省心。对于云计算厂商来讲,通过更智能的资源调度能力及应用流量监控,可以最大程度的提升硬件资源效能。

3. 整套解决方案

从点到面来看,低代码可以是一个技术领域工具、一个开发平台、或者是一个完整的企业应用研发生命周期解决方案。企业要想打造完整的IT能力闭环,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研发管理规范、安全制度、协作平台、代码规范、开发工具、底层资源、运维工具缺一不可。对于传统开发,受限于技术栈统一、框架、开发语言等问题,很难打造一个一统天下的一站式平台,而使用低代码由于屏蔽了更多底层技术,让这成为了可能。Mendix和前文提到的iVX都是在解决这类问题,除了提供应用搭建能力,还提供了团队协作工具、代码质量管理、服务治理、运维监控等DevOps能力。对于中型企业而言,一套成熟完成的DevOps方案,远比一个独立的工具更有价值。

4. SaaS交付工具

一些SaaS企业进行低代码尝试的初衷非常简单,就是提高SaaS交付效率,降低SaaS项目交付的边际成本。无论是可配置化PaaS平台,还是特定领域的DSL都是这个打法的产物。从企业实际SaaS领域出发,将模板可配置化,对于交付工程师会很大程度的提高效率,奥哲、致远互联、双联科技旗下的低代码都是这个方向的产品。

5. 领域技术工具

以开发者为对象的产品,都有一个趋同的特征——垂直领域“细而深”。我们上文提到的BrickNext和Uni-app就是相对比较有代表性的产品。无论是通过DSL解决一套代码多端编译,还是简单粗暴的通过海量组件库降低开发成本,都没有采用平台化的策略,只是通过程序员熟悉的方式,解决他们特定领域的技术问题。

6. 业态革命

有段时间流行,“所有行业都值得被重做一遍”这样的讲法,云原生时代,所有的产品也有可能被重做一遍。前文提到的智能表格赛道乍一看就是重构了Excel,但云原生的智能表格天然带有团队协作、数据协同、社区共享的属性,更灵活的交互可以让一切回到数据的本质,只需要熟悉的Excel操作逻辑,配合模板,就可以解决CMS系统可以解决的全部问题。智能表格是我本人非常认可的一条赛道,入手精准,市场规模巨大,只是不知道谁才是第一个突破智能表格边界的厂商。从Excel开始,下一个会是哪个产品?

三、机会

低代码的未来是“办公软件”。

1)市场规模巨大

143亿元人民币,这是艾瑞咨询2025年低代码产品在中国的市场规模,有人觉得这个数字已经非常理想了,但国际市场对于低代码的发展前景则更加乐观。Forrester认为全球低代码市场的潜力应该在150亿美元,未来将有75%的企业应用是通过低代码的方式搭建完成的。Serverless云原生技术的出现,为一站式应用开发提供了技术可能。另一方面,SaaS市场伴随现代企业管理发展了几十年,无数场景从被新兴发掘,到商业模式与管理工具相互塑造,到现在逐渐标准化。将这部分标准化的部分提取出来进行多种形式的复用,是商业化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从这个角度看,低代码的产品方向是蕴含巨大潜力的。

2)开发工具型的机会在于“不改变”和“不重复”

目标为IT团队的产品,要做到不改变开发者原有工作流及相应规范。一些产品尝试通过在线IDE的形式,试图给程序员提供一个完整的在线开发环境,但效果都不很理想,首先是受制于浏览器的性能问题及渲染逻辑,很难替代本地IDE工具,另一方面IDE软件开源生态提供的海量插件是什么商业化产品所无法达到的,因此任何改变IT人员原有工作流的产品都有很大的局限。IT团队采购低代码产品一般来讲目标非常简单,就是降本,砍掉一些程序员,降低IT投入,而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不重复”编码,因此,无论是私有代码块的管理复用还是直接提供通用性可复用能力,都是开发工具型低代码的机会所在。

3)业务复用是低代码更广阔的机会,办公软件化是终极目标

如果我们回归IT的本质,是程序员根据业务需求,编写应用,通过软件服务的形式,提高业务信息、数据流转效率,才有了现在业务提出需求、产品分析需求,设计产品、开发编码、最终业务使用的完整链路。要想在这里基础上提高效率,有两个思路,一是提升每一个节点自身的效率,另一个思路,就是缩短或简化这个链路。低代码产品就有望在第二条思路上进行突破。

首先,IT的本质就是业务驱动。传统IT流程由于多个角色流转,最终的交付物与需求不符,或者反复沟通耽误时间影响效率,流程导致的需求痛点一直存在。随着行业发展,IT技术不断被下放、平民化,招聘广告里要求HR掌握Python进行数据分析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低代码,则可以为业务人员提供一个直接将需求转化为办公工具的途径。

其次,相关技术前提已经具备。在云计算普及之前,搭建应用就意味着环境搭建、应用部署、应用运维等跨不过的技术门槛。随着Serverless云原生技术的成熟,复杂的容器运维被屏蔽、环境搭建被屏蔽、服务治理也有被自动化替代的趋势。让用户关注且仅关注应用设计本身,逐渐成为可能。前端框架成熟、组件库标准封装增强了技术的通用性,无论是Element UI还是Vant、ICE,前端领域逐渐定义了组件标准,以组件为桥梁将用户的具象需求,转化为了IT语言。低代码的另一个问题是一些个性化业务逻辑不得不依托开发人员编写代码,但随着AI技术的发展,结合DSL,这一部分的需求也有望得到满足,GItHub的Copilot以来,全面自动化编程还会远吗?

最后,市场数智化转型的良好契机,低代码取代SaaS。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长期的远程办公,把一个全新的企业管理问题抛在了全世界面前,把业务无纸化,是企业数智转型的大前提。低代码平台,提供大量标准化应用模板,相比以往的选择采购SaaS,可以让企业以最低成本接入应用,这对于中国市场的海量中小企业是巨大的吸引。同时,低代码天然就能支持快速的业务变化及创新,可以由业务人员直接构建业务雏形、快速上线验证、迭代升级,确保企业在春江水暖时能够以足够迅捷的速度完成产品上线。

低代码的趋势将是办公软件化。技术上向用户屏蔽更多的技术细节,做到无代码、免运维。交互上具象化,通过用户熟悉的点按、拖拽完成具象场景的构建,直达实际需求。模型上业务化,向用户屏蔽抽象的对象转化,自动完成业务模型构建,打造完整应用。

四、挑战

  • 市场教育。经过五六年的探索,中国低代码市场正在逐步度过早期创新者,开始覆盖早期创新人群。如何让原本关注具体场景SaaS产品的用户群体转而关注能力更通用的低代码平台,是所有从业者需要面临的问题。
  • 传统DevOps流程。低代码通过一站式解决方案,提升效率、降低使用门槛,但同时,一站式应用发布会对一些企业传统DevOps流程及规范形成挑战。引入低代码甚至会改变一些企业的现有工作流,对于大型企业阻力可能会较大。
  • 技术局限。当前的低代码平台产品形态基本以Web端产品为主,技术上受限于浏览器性能,交互上需要妥协于浏览器技术,增加了向用户屏蔽技术细节的难度。
  • 老旧系统改造困难。低代码平台的优势是作为业务创新的起点,到应用全生命周期的托管,而对于一些技术栈老旧、设计思维老旧、经过多年迭代的存量系统的升级迭代问题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 职业角色缺失。低代码将会孵化出一个行业中的全新角色——“业务信息官BIO”,立足于业务,有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能够将业务场景工具化。


 
注:本文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QQ在线咨询
售前咨询热线
13911631353
售后服务热线
400 693 800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