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10月下旬,工信部针对营销短信扰民问题对电商平台短信营销行为进行规范,部分平台已经有所行动,在平台上推出了协助用户退订营销短信的功能。
近日,商业那点事儿小编发现,京东、淘宝客服渠道均已推出上述功能。
根据京东PLUS客服提供的说明,用户向客服人员提供手机号后,客服会协助屏蔽营销短信,屏蔽申请可在48小时内完成。但前提是,实现营销短信的屏蔽功能,需要用户向客服主动提出申请。
淘宝提供两种退订方式,一种是用户根据商家的营销短信的退订提示操作,另一种可借助平台干预,用户需填写手机号、上传营销短信截图提交平台,由平台进行退订处理,一般需要3个工作日完成退订。
京东、淘宝推出协助退订营销短信功能恰逢“双11”大促期间,这也是营销垃圾短信集中爆发的一个时间段。不少网友吐槽,“双11”期间一天收到的促销短信保守估计也有上百条了,有种当年收拜年短信的感觉。
工信部表示,促销垃圾短信在电商平台的相关投诉占比高达9成。这当中,电商平台“默认”注册用户同意直接发送促销信息对促销垃圾短信泛滥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针对电商平台,工信部要求,要立即全面自查自纠零售、金融等相关产品的短信营销行为,不得未经消费者同意或请求擅自发送营销短信,完善现有短信营销预案,及时向行业主管部门报告阶段工作进展情况。
实际上,自2008年起,工信部已多次组织开展垃圾短信治理专项行动。今年“6·18”期间,工信部也曾针对电商平台的短信营销行为进行规范。
今年11月1日,我国第一部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专门法律《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实施,其中明确规定,不得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大数据杀熟,对人脸信息等敏感个人信息的处理作出规制,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投诉、举报工作机制等。违法个人信息保护法情节严重的,将处5000万以下或上一年度营业额5%以下罚款。
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韬律师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有关部门要求不得未经消费者同意或请求擅自发送营销短信,但平台和商家往往采取一揽子式的非单独同意的授权方式,在消费者注册或者开通会员时,其平台协议已含有相关内容,导致消费者不得不勾选同意以获取正常服务。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消费者开通服务,就会被认为是允许或者默认接收营销短信。
张韬指出,营销短信屡禁不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商家利用平台规则漏洞打法律的擦边球,用户维权的时间成本与预期效果极其不匹配,监管方式和监管手段还有必要进一步提升等。治理营销短信是一项系统工程,很难一蹴而就,无法仅靠一次指导会就能杜绝此类现象。
据小编了解,今年4月,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就曾对未经用户同意发送商业性短信息行为进行过处罚,被处罚方为北京奇思笃行科技有限公司。
今年“双11”前夕,中消协也发出提醒:消费者在接受服务时,要仔细阅读隐私协议等涉及个人信息的条款,明确经营者处理个人信息的方式、范围、目的和依据等,考量经营者处理个人信息理由的充分性和消费者提供个人信息的必要性,建议只在确属必要的情况下才向经营者提供个人信息或者进行授权。
注:本文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